“城牆永遠是一個開放的建築工地,以及一座值得讓熱愛曆史、傳統與文化的人們去挖掘並分享的寶庫。”開封明清城牆申遺在今年又被推上輿論,作為最早的古城牆,開封城牆無論曆史價值還是規模,怎麽說也是能跟南京和西安打個平手,然而開封意識到城牆保護和旅遊開發,卻比申遺領頭城市南京和以城牆作為城市標誌的西安晚了不止一點。這次,開封能迎頭趕上嗎?
西安城牆
一時間各大媒體紛紛嘰嘰喳喳討論起來,這南京還能懟一懟,剩下的誰連站出來都不敢。
說的就是開封。開封又無辜躺槍,我到底招誰惹誰了?讓我安靜一會不行嗎?
南京城牆這麽硬氣的原因是因為他是明朝皇城牆。骨子裏高貴,再加上是明朝前前後後花了27年的時間修築了圍住皇城的堅固堡壘,他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城牆,明清城牆申遺的領頭城市。
西安城牆在明初剛剛出生的時候,是個二級王城,還要遙望南京表達自己的崇拜之情。
後來,新京城誕生,南京衰落,再加上曆代都很慘,兵家必爭之地,到建國前的南京城就沒剩下多少木構了。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,南京城牆實在太大了,使勁破壞都讓破壞者氣餒。
南京城牆
現在的南京古城牆,是經過修繕過的。
並且,這個修繕,一度被國家緊急叫停。南京城當時沒有拿到國家文物局批複,擅自以市政工程項目開工,並且蓋的新城門與曆史相去甚遠。
西安則不一樣,按原樣複建後, 60年代就進了第一批國家文物保護單位。80年代就開始陸陸續續地修繕,此時南京才進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。西安城牆名氣比南京城牆大,旅遊開發比較早。
如今,西安的城市標誌,就是以城牆概念設計的,提起西安,全國人民都會想起城牆。
那這又管關開封城牆什麽事兒呢?撕來撕去的不累啊?
還真跟開封城牆扯得上關係,在中國明清古城牆中,南京,西安,開封三地的城牆是其中規模較大的城牆,但開封城牆的申遺之路坎坎坷坷,直到今年才正式加入申遺名單,這樣依舊是南京在領頭。

今日的開封城
開封城牆價值雖不輸南京和西安,背後的故事卻一言難盡。
河南城牆大多苟延殘喘
開封城牆能保存是大幸
很多人提起河南的城牆就會自動帶入開封城牆。2017年5月的時候,總理在晚上登上了開封城牆,還說,要保護好千年的開封城牆,守住文明積澱的古都根脈。

夕陽下的古城牆
單說河南的城牆,並不少,中原擱在古代是逐鹿之地,能讓古人下大力氣建城牆的地方,其地理位置就必然十分重要。但到今天保存完整規模的屈指可數。
南陽城牆,漢代宛城遺址,在上個世紀末城市建設飛速發展的洪流中,一次次受到毀滅性破壞,如今在南陽人民公園有個牆角,僅僅保留當時的一段城牆。
南陽人說,到過西安,看著人家的城牆我真眼氣,在那裏待的幾天,天天早上在上麵跑步鍛煉身體真好。
鄭州商城遺址,是在鄭州市中心商代中期都城遺址,除了宮牆,內城,外城之外,還有一段約七公裏長的城牆。
就連鄭州人,都不知道鄭州還有商城遺址這麽個地方。
再說商丘古城,商丘古城算修的比較好的,商丘市睢陽區的歸德府古城牆建於明正德六年(1511),跟上麵的城牆比起來,卻有幸走過了490多年歲月的曆史,相當不容易。

商丘古城
而且,2011年3月29日,大運河通過國家文物局審批,商丘古城進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。
即使如此,商丘古城牆也不是一帆風順,北門城樓在1938年毀於戰火。1992年才修好。
在這些城牆中,規模比較大的,意義更重要的就是開封城牆。同樣,他也是命途多舛。相比起聞名中外的西安城牆和南京城牆,開封城牆一直安靜如雞,即使他的價值似乎遠遠已經超過他現在的境況。
開封城牆周長約14.4公裏,是我國現存僅次於南京城牆的第二大古代城垣,南京城牆現存25.1公裏。
開封城牆現存的城垣規模、街道格局及重要的城址坐標,最早在唐代李勉重築汴州城時已基本固定。
五代都城和北宋東京城裏城的城垣都是在此基礎上建造,到現在城市格局跟那時候還是基本一樣的。
如果將開封城牆與西安、南京等地的城牆相比,不難發現開封城牆明顯低矮很多。事實上,開封城牆並非低矮,曆史上的開封城牆曾多次遭受黃河的泛濫淹沒,都在下麵埋著呢。
開封心裏苦,誰讓他挨著黃河呢?誰讓他是都會呢?

北宋東京城址
明末崇禎十五年(1642),李自成率義軍第三次圍城,明軍從兩處掘開黃河大堤,企圖水淹義軍,不料大水衝決城垣,徹底淹沒了整個開封城,高大的開封城牆幾近淤平。城裏邊30萬人就隻剩3萬人逃了出來。
現在的清代城牆,是清康熙元年(1662)在明代城址廢墟上修築加高而成的,安穩了不到兩百年,清道光二十一年(1841)黃河再次決口,又修,就是後來保存到20世紀20年代的城牆。

民國時期的開封城
上世紀時,開封城牆前後經曆兩次戰爭,在1938年6月6日,國民黨在開封守軍節節敗退,開封淪陷,日軍在開封大掠三日;9日,國民黨軍隊為阻西進日軍,扒開鄭州花園口黃河大堤,潰水淹至開封護城堤外。
1948年6月,解放開封戰役打響,國民黨軍隊借助“固若金湯”的城牆和防禦工事進行最後頑抗,人民解放軍經過5天激戰,解放開封,城牆重獲新生。
建國後,我國城牆經過炮火,鮮有留存完整的,既影響交通,又限製城市規模,而和僅餘的夯土殘破的城磚相伴隨的往往是貧民窟以及髒亂差,就開始拆除城牆。
在這次拆城牆中,開封城牆有6處因開通路口而拆除城牆。
這曾經引起很多人的惋惜,開封對於城牆這個事,確實上心的有點晚。
爬城牆變成登城牆
開封城牆重生了
1996年11月20日,開封城牆才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比西安晚了幾十年的時間。
今天我們去開封,所見到的宏偉的大梁門,也是晚在1998年才重建起來的。

大梁門
60年代,西安城牆已經開始琢磨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的時候,開封人還在爬城牆。
與其他地方 “登城牆、上城牆”不同的是,開封人說城牆卻是“爬城牆”。城牆裏,坡度非常陡峭,城牆外,經常要摳著磚縫上去,這多少反映了開封城牆的特點,也可見開封城牆以前的破舊程度。

在安遠門西北角的人們為了方便出入,就近從幾處坍塌的城牆豁口翻越,久而久之甚至成了一個通道。
對於50,60年代出生的開封人來說,大南門就是童年不磨滅的記憶。
就這麽一直破破爛爛的城牆,開封市政府眼瞅著西安南京都修起城牆,於是自1994年始對古城牆進行整修。
2016年3月,煥然一新的開封城牆(小西門至迎賓門段)正式對外開放。
安遠門
小西門至迎賓門段,作為開封市重點打造的一條“空中旅遊線路”,在保護原貌的前提下,開了很多好玩的東西,比如城牆主題郵局、開封“非遺”文創產品展示、電影公社、作戰指揮中心、宋裝展示館、城牆咖啡等。
開封城牆白天厚重,夜晚炫麗。10多組大型燈組和裝飾彩燈將月色下的城牆裝飾得如夢幻一般。燈組的形象設計以城牆文化和開封文化為依托,尤其是“開封話”燈組,特別吸引遊客,地地道道的方言亮相廣大遊客,趣味十足。
此外,開封還有個“城牆夜跑團”。明月高懸的夜晚,和誌同道合的跑友一起奔跑在世界最古老的“跑道”上,也是一種別樣體驗。
如果是每周四晚上在城牆上遊玩,還能免費觀看“城牆老電影”。

如今的基礎設施逐漸趕上
開封小,總也去不夠,每次去開封,最令人震撼的還是穿過掛著大紅畫幅的大梁門城牆。每一次,都驚歎古代建築的偉大。
當年,修城牆的人肯定無法想象,社會會變革到不需要如此龐然大物的地步吧。但同時我也慶幸,幸好這建築沒有永遠存在於烽火狼煙的曆史書裏。
(圖片來自網絡)
豫記版權作品,轉載請微信80276821,或者微博私信“豫記”,投稿請發郵件至yujimedia@163.com
豫記,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!
14537 閱讀
22 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