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23日開始,信陽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首次0新增,接著連續3天,保持著0的記錄,這幾個“0”可以說是河南“南大門”保衛戰取得了階段性勝利,無論是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人,還是宅在家裏的,包括病患以及被隔離的人們,都會在心裏小小地歡呼雀躍一番。
這一個多月的抗疫戰鬥,讓我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信陽。多數人對信陽的感覺是北國江南的柔情似水,美食遍地、山清水秀,空氣質量優越,全國十大宜居城市的永久上榜者。怎麽看都是一個美麗、脫俗、又會玩會吃的美女形象。
而疫情爆發後,麵對近10萬來自湖北的返鄉人以及44分鍾的風險距離,800多萬信陽人、32萬名黨員用實際行動打出了如今連續三天0新增的戰績。這不是偶然的小宇宙爆發,而是一個城市與生俱來的品質,作為大別山革命老區,大別山精神流淌在這片紅色的山水中,關鍵時候,信陽人從不含糊。
疫情來了
信陽毫不遲疑
2月3日,杭州發布小區封閉管理的通知,媒體津津樂道。他們大概不知道,信陽溮河區、平橋區從1月31日起,居民小區已經實行封閉式管理。

而更早的,很多信陽人都未曾察覺。
爸媽年前回信陽的時候,一切如往年,臘月二十九之前,他們天天出去買菜辦年貨。商場、超市、菜場的人們還沒戴上口罩。
除夕,武漢疫情爆發,封城封路,高鐵機場陸續停運,全國人民都驚呆了,包括近在咫尺的信陽。
我心裏咯噔一下,信陽離武漢那麽近,小時候看天氣預報都不看鄭州看武漢,這回病毒傳染力如此強大,南大門的風險等級可想而知。
然而,信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作出了反應。
所有人都在愣神,我還猶豫回不回去,信陽就已經換了個模樣,風聲鶴唳草木皆兵,分分鍾變空城。
爸媽沒讓我們回去,因為除夕當天信陽就發布了通知,一律取消大型公眾聚集性活動,雞公山部分景區關閉了。同時,光山的公交車停運了,羅山也跟信陽市區一個步調,潢川宣布1月25日開始所有公共交通全部停運。
在平西居委會工作的小舅自從除夕跟大家一起吃了個年夜飯,就一頭紮進疫情防控工作中,爸媽說一直到現在也沒見到他。偶爾打個電話了解一下情況。
從除夕開始,爸媽小區的鄰居每天都能收到信陽官方發來的疫情提醒短信,有時候一天能發3、4條。

大年初一,老媽去廟裏燒香的計劃作罷了,取而代之的是買口罩。街上的人基本都戴上了口罩,而且藥店裏的口罩早已斷貨。爸媽跑了幾家藥店都沒有買到。
大年初二,信陽下雪了,下得比鄭州還大。老爸趕上一趟公交去姥姥家幫他們買菜做飯。
大年初三,老爸出門發現,公交沒了,出租也沒了,隻能走路去姥姥家。路上有的路口封住了,有的地方設了測體溫的站點。

1月30日到1月31日,信陽淮濱、息縣陸續關閉火車站,息縣的除了必要公務車輛,其他機動車不準在路上行駛。
接著,2月7日,平橋區規定每戶家庭每5天可指派1名家庭成員出門采購生活物資;溮河區規定每戶家庭每2天可指派1名家庭成員出門采購生活物資。
爸媽基本上被封在小區裏,不能天天出去給姥姥姥爺做飯買菜了。而我也被封在了鄭州的家裏,每天通過網絡了解疫情以及爸媽的狀況,默默為老家祈禱。
怎麽那麽快?因為很嚴峻,守好南大門,信陽得爭分奪秒。

覺悟的高低
關鍵時刻見真章
截至2月8日24時,信陽確診病例205人,連續9天新增超2位數,確診數和增幅均為河南之首。
據當時數據統計,湖北返信的人有近10萬,其中武漢的8萬多人,而這近10萬人當時已經全部進行14天居家隔離觀察。
這麽多人,需要一戶戶一個個排查走訪,政府、社區公職人員根本不夠用的,如果沒有一批批誌願者,恐怕就算不吃不睡,也難在短時間內全部搞定。

小舅每天隻能睡5個小時,一天下來渾身酸疼,要走訪那些湖北武漢來的人,還要負責小區管理、隔離人員的生活物資供應等等。
此外,爸媽不能去給姥姥姥爺買菜做飯之後,小舅還得抽空去給老人送菜做飯。
而這時候,一向優雅的小舅媽自告奮勇加入了誌願者的隊伍,和小舅一樣,天天奔忙在抗疫一線,給社區送菜和生活物資,協助社區的出入登記管理等等。
你道信陽人光會吃喝玩樂?覺悟這個事情,平時也許看不出來,但關鍵時刻就能見真章。
從1月25日開始,平橋疾控中心每天保證有4個專業人員24小時待命,吃住在辦公室,定期對全區特定場所進行全方位消毒。

59歲的程平參加過汶川地震救援隊,在消毒現場,他穿著厚重的防護服,消毒氣味熏得他睜不開眼,站都站不穩,他需要負重工作2到3個小時,結束的時候,身上的衣服裏外都濕透,疲憊不言而喻,但他毅然堅持戰鬥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。
而羅山民警樊思程一家四口,祖孫三代都在抗疫一線。他和妻子在羅山公安係統,疫情爆發後,兩人雖然在一個單位,卻時常兩、三天才能見麵。
樊思程的爺爺是淮濱縣街道一個社區的工作人員,每天和年輕同事守在社區門口,幫忙登記測體溫;樊思程的父親是淮濱縣林業局的工作人員,疫情一開始他就到淮濱與安徽交界處參與防控工作,駐守在信陽的東大門。
而最辛苦的莫過於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。

新縣人民醫院的一對夫妻,丈夫胡偉接到疫情通知後本不知如何對妻子說,怕妻子反對,結果妻子李淑芬拉著他的手說:走吧,我們一起去,我陪你!
胡偉被分配到發熱門診,為節約防護服,他穿著紙尿褲,上班前也不喝水,減少上廁所的次數。而妻子李淑芬則主動提出到確診病房工作。她說:我們約好春暖花開的時候一起吃火鍋。
信陽市第五人民醫院隔離病區,醫護人員每天至少工作十幾個小時以上,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和膠鞋,經常衣服全部濕透、腳底磨出水泡。

何玉玲與90後新冠肺炎患者
90後護士何玉玲是主動請纓到隔離病區來工作的,她護理的一例新冠肺炎病患也是個90後姑娘,一次何玉玲安慰她,她全程都低著頭說話,在何玉玲離開的時候,她才解釋,低頭不是不尊重,而是聽說病毒會通過眼睛傳染,她怕傳染給醫護人員。何玉玲深受感動,原來患者也在保護著她們。
點點滴滴的故事太多,每個人都在盡自己的綿薄之力,捐款捐物的更不在話下。據報道,信陽一家麵包店在視頻請教了醫生之後,用店裏的麵包盒生產了1600個防護麵具,無償捐給了醫院。


與眾不同
骨子裏的鐵血
信陽人守住了南大門,在這場浩大的疫情戰鬥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。
它處在一個承上啟下的節點,防住湖北武漢的疫情擴散,也是北向南各地疫情支援送抵湖北、武漢的入口。
就是全國人民在談武漢、信陽色變的時候,信陽人也沒有怨言,被嚴格排查的豫S,被擋在小區外的信陽人,都沒有跳腳或者爭辯什麽,因為我們明白,這是為所有人負責。
宜居城市貌似是純粹的養老基地,信陽人是河南頭號吃貨,吃文化首屈一指,信陽菜聞名全國,信陽毛尖更是家喻戶曉。
南灣湖、雞公山等山水名勝,一連串IP都離不開享樂玩耍的範疇。可是疫情來了,就搖身變硬漢了?

其實這也是本性,隻是被吃喝玩樂蓋住了,被多數人忽略了。
大別山,都知道,著名的革命老區。這名字,相傳是漢武帝起的。
漢武帝到南嶽天柱山祭祀,路過大別山。登上大別山主峰,他看到南北兩側截然不同的美景,感歎道:“山之南山花爛漫,山之北白雪皚皚,此山之大果別於他山也!”於是,大別山的名號誕生了。
與眾不同,這便是信陽,總能讓你刮目相看。
巍峨險峻的大別山帶給小城的不是阻隔,而是交融,人們在崇山峻嶺間穿梭往來,造就了一個極富生命力的小城,南北通吃,怎麽都能活得那麽滋潤,哪怕戰亂災禍,也從未將它徹底打垮。

明末,李自成起義攻下光州(今信陽潢川、光山等地),並下令屠城。被譽為“豫南小蘇州”的光州,瞬間從繁華墮入寂靜,成為一座血流成河的死城。
江淮平原蒿草叢生,一改曾經的人丁興旺,百裏不見人煙,斷瓦殘垣,空城寂寞。這怎麽行?
清建立後,下令讓江西南昌、九江等地的百姓遷往信陽,填補了人口空缺,讓這座城再度複蘇,這大概也是當地方言五花八門的一個原因。
抗戰時期,日軍攻陷信陽,人民飽受蹂躪。當時,能征善戰的李先念同誌來了。
他帶著當地的武裝力量在敵後跟日軍展開了激烈的較量。在四望山三戰三捷,成為豫南抗日的佳話。如今在溮河港,有當年留下的紅色遺址,比如四望山會議舊址、李先念住所舊址、李先念老君洞辦公舊址等。
在解放戰爭時期,大別山依舊是紅星閃耀的革命聖地,劉鄧挺進大別山,全國著名的將軍縣新縣,還有遍布在深山裏的古村落以及戰鬥堡壘遺址。
所以,我們才這麽頑強,源於骨子裏的鐵血秉性,更源於我們對家鄉的愛。
守護南大門,守護家園,我們一切的付出都是甘願的。
(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)
豫記·專注河南鄉土文化,甄選優質河南特產
在微信中搜索salome1203,添加小秘書微信
進入“豫記·河南好物群”,獲取更多豫記精選好物。
(添加時請備注“豫記好物”)
THE END
歡 迎 投 稿
郵箱 yujimedia@163.com
14267 閱讀
10 評論